>> 滚动新闻
公告栏
    公告内容如下:平顶山同山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技能培训及劳务派遣服务,并持有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证书。公司与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建井一处...
联系我们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曙光街30号
电话:0375-2727642
邮箱:pmjjyc@163.com
网址:http://www.pmjjyc.com/
开拓杂志--话说“自强不息”
话说“自强不息”

话说“自强不息”

◎安安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君子应该效法天道,像天宇一样刚健有为、生生不息,即便颠沛流离亦不屈不挠,不因困难而却步,不因权势而畏惧;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包容万物,刚毅坚韧,奋发图强。

其实,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自强不息的实例。司马迁云: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诋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清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更是在自己的书斋中题下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的自勉联,来激励自己奋发有为。由此可见,古之圣贤早给我们树立了大量学习的榜样,也为时下正处在爬坡过坎的我们集聚了战胜眼前困难的正能量。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其中自强不息是核心,其它的内容都是由这个核心派生出来的。

其实,自强不息精神由来已久。早在二千多年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就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反对消极无为,提倡自强不息。(科普 儒家思家)

早在2500年左右的儒家经典《礼记》云:“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后来就形成了儒家文化中的精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本人也是自强不息的典范。孔子家语·五仪解》中就提出“笃行信道,自强不息。”《论语·述而》中又有这样的记载“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后来,康有为对此评价说:“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不是修为极高的人是不能达到的呀!此实乃夫子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的体现。更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孟子也非常看重自强不息精神。这在他《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中得到很好体现。它的意思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孟子·腾文公下》中又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渭大丈夫。”的名句。后来,孟子又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还认为,人只有历经各种心灵痛苦、肉体磨难,方可承担天下之大任。以此激励天下仁人志士,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勇敢顽强地经受忧劳困苦,锻炼意志,增长才智。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却往往与圣人背道而驰。有了问题,不是反躬自省,而是怨天尤人

随着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也标致着儒学在中国文化开始居于统治地位。其自强不息、刚健进取的思想也就为社会广泛接受,并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使这种个人应该具有的文化素养,一跃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有的品质和内在风格,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传承至今,留下了诸如程门立雪、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孙康映雪等许许多多传说典故。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就是“不食周栗”的典故。伯夷、叔齐是商朝孤竹国国君的长子与三子,王灭商后,两人以归西周为耻,隐深山食野菜为生,周王寻之以社稷相让,乃拒。后一妇人曰:虽不食周米,野菜亦为周,奈何?于是两人便绝食于首阳山下。

之后又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这个典故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就去做了县令。但县令的俸禄只够买五斗米。一天,上级派督邮来督察。为人骄横的督邮一到彭泽县就差人把陶渊明叫来见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则将影响他的前程。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不能因为这区区五斗米而向这个乡里小人折腰!”便交出官印,回乡下种田去了。

而后,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延伸为一种骨气一种风度,一种人格,一种素养,乃至于成为一种做人的最高境界。

这样的例子如浩海繁星举不胜举: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拒绝高官厚禄,受尽折磨,慷慨牺牲。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敌人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屈原为报国爱民,即使沉江自溺也在所不惜。顾炎武饱经忧虑,坚持抗清。郑成功历尽艰险,收复台湾,大振国威。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徐悲鸿不为高官厚禄所诱惑,不被政治上高压所屈服,坚决拒绝为蒋介石画像。就连古代的一个普通穷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纵观中国人历史,无数先进人物正是在自强不息的思想感召和激励下,不断谱写着正气歌,传递着正能量。他们以民族存亡为己任,打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旗号,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从容赴难,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当代中国能有今天的发展,首先应归功于无数革命先烈的献身。从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以来,可以说有无数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为新中国的到来,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他们的青春和生命。而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英雄辈出志士颇多,当然与中华气节观的积极影响有关,所有英雄的行动无不受到前贤理论与事迹的激励;另外,也同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观念和保守势力十分强大有密切关,这些势力对新思想新文化的到来抗拒特别顽强

因此在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革命反革命的对抗乃至新世界的诞生特别艰难成千上万先烈的牺牲即是明证。这些先烈在革命气节方面可以说个个都是典范,因为他们经受了最严峻的生与死的考验。这方面的英勇事迹可以说数不胜数像邹容、秋瑾与林觉民等等。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每个人来到世上,死是避免不了的事,问题在于如何选择死的方式。荀子言:“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那些品行高尚的圣贤,能够坦然面对生死。生,是每个人都期望的。但现实社会是复杂多变的。生活的艰辛磨平了人们身上的棱角,岁月的流逝让人们学会了忍气吞声、得过且过,可是,有些事情不是说过去了就没事了。人,要活得有尊严,有骨气!

五十年代初的中华大地,百废待兴,要搞世界最尖端的技术,研制耗费巨额金钱的原子武器,谈何容易!1954年,赫鲁晓夫来北京参加国庆五周年庆典,毛泽东向他询问是否能在制造核武器方面给中国以帮助。赫鲁晓夫听后马上惊讶地说:“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现在就是把中国所有的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只要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不必我们大家都来搞它。” 核武器这种最尖端的绝密技术,任何国家都不愿外泄。于是,1955年1月,毛泽东决定自力更生,依靠本国的科学家,正式决定研制核武器,随后,我国进行了豪迈的九年攻关。

中国研制核武器的过程,可谓人类科技史上一曲空前绝后的英雄赞歌。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许多从海外学成归国的优秀科学家、大学刚毕业的年轻学子,不计名利、不计报酬,纷纷来到沉寂的大漠,每天枕着孤山冷月、戈壁荒滩,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为了保密,他们没有通信工具,没有名字,没有地址,只有一个信箱号。当时,我国的国防预算每年仅几十亿元,其中投入"两弹"的不过几个亿,同三年"大跃进"造成的1200亿元损失相比可谓九牛一毛,甚至还远远抵不上同期归还苏联债务的负担(共59亿元欠款,每年还债10亿元左右)。这便是后来的"两弹一星"精神。

对此至今有些人还会质疑,当时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若是不搞原子弹,把钱用来制造电视、冰箱,改善人民生活不好吗?然而,刚刚经历百年外来侵略的国民都有切肤之痛:没有过硬的军事力量,像我们这样一个始终被日本等帝国主义觊觎的大国怎么会有安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还能谈什么发展?要算这个经济账的话,软弱造成的损失会比自强不息时付出的代价大得多!

1964年10月16日,是亿万中国人难以忘怀的一天。当天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放了我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新闻公报》。无数国人涌上街头,如同庆祝盛大节日一样欢呼雀跃。饱尝外敌入侵任意欺凌的老一代人更是激动万分,他们知道祖国有了原子弹,知道这意味着历经沧桑的国家再不会有八国联军入侵、再不会有"九一八"和南京大屠杀……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建国初期,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面对苏联专家的撤离,宁肯勒紧裤腰带也要坚决还债;宁肯穷死,也不看日本帝国主义的脸色,乞讨战争赔款。

想想吧,假如没有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怎么可能在赤贫的旧中国靠自力更生完成原子弹、氢弹的研发?怎么可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靠自力更生建成新中国的第一座大桥,第一列高铁,第一架飞机,第一个航母……以至于到现在的世界上第一颗量子卫星,首次成功开采“可燃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假如没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怎么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久盛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