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滚动新闻
3月1日下午,建井一处在四楼西会议室召开2024年纪检监察暨以案促改工作推进会,处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党委副书记郭文东主持会议。
公告栏
    公告内容如下:平顶山同山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技能培训及劳务派遣服务,并持有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证书。公司与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建井一处...
联系我们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曙光街30号
电话:0375-2727642
邮箱:pmjjyc@163.com
网址:http://www.pmjjyc.com/
开拓杂志--窗内的清香(外二篇)
窗内的清香(外二篇)

窗内清香(外二篇)

◎图/文:赵  

午后,我起身伫立窗子前,看到那淡淡的阳光里、清清的夏风里,空中的白云诗意地飘袅,楼前的玉兰和月季花尽情地吐芳,树梢间的啼鸟悠扬地歌唱,夏日的阳光透过红花绿树散落下来,花影树影,随风徘徊……,夏日的诗情画意,令人感受良深,浮想联翩,不自禁地让我联想起了刚刚读的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和而不同》韩和平中国画作品集中的许多美妙画面。

中国古人论艺,往往从技与道两者落墨,庄子有“技进于道”的说法,可见技、道终不是相左与背离的。对于技法的研读,正是进入道法层面的最佳路径。艺术作品的直观呈现,也是先由作品的诸多技法经营而最终完成,道法则自在其中了。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欣赏韩和平画集中的花鸟画作品,时时能读到这一片片源自灵魂深处的美景:奇石、荷花、兰叶、新月、小鸟,他把脆弱的生命赋予了永恒的活力,把神性、诗性、灵性、艺术性、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这让我想到一种“态”,而这种“态”好像不能用姿态、形态、状态来解释,或许神态很接近,总之是一种美、美态、美的样子。不仅仅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化常规为旖旎,变熟视为奇趣。

    推开窗户,一阵花香袭来,撞了一怀清香,心变得纯粹起来。月季花正开得正浓,一朵拥着一朵,像一群调皮的孩子,贪婪的吸收阳光给予的温暖。紫色的、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月季花,昂眉顺眼的娇羞模样,惹人怜爱。大自然蕴涵着美妙的韵律,时时地触动着画家的内心并为之感动,中国画是意象画,是心灵化、艺术化的事物,是经过画家想象、幻想、夸张、美化、人格化过的艺术形象。其中体现出画家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谦卑之心,让作品有生命、有温度、有感情、有永恒,这是俗世怎么追求都得不到的东西。在这个问题上,韩和平是位优秀的画家,有观察事物和理解生命的敏感性和表现的能力,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也是他的艺术特色,他有主动改变世界的精神意愿——把俗物涅槃成永恒的灵与美的化身。所以,韩和平的每一幅画,都散发着鲜活的艺术气息,流溢着呼之欲出的活的灵魂。无一不彰显着画家丰富的人生经历,如歌如诉,韵味绵长。而这种抒情的优美,恰恰构成了韩和平的绘画风格,在自然流畅中跃动着生命的律动与节奏,也正是这种审美意趣,构建了韩和平对于自然与生命的关注,完成了“天人合一”境界的表达。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曾经这样论述:书画以韵为主”“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人们在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的时候,有时会赞美其有韵味。有韵味韵致,这是一个很高的审美标准。范温在他的《替溪诗眼》中,对作了探索性的解释:有余意之谓韵不足而有韵行于平夷,不自矜炫而韵自胜就是有余意不足平夷才能韵自胜 韩和平作品中特别注重韵味,画集中的荷花千姿百态、造型优美、风韵雅致、情趣生动。碧叶滴翠,红莲绽放,数只莲蓬昂头向上,呈现出美妙、空灵的意境。通过静态的荷花与翠鸟含蓄地表现流水的动态美,歌颂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还追求着诗的意境,让观者仿佛于无边的想象中身临其境,真可谓“画内蕴诗意,荷中藏风骨”,营造出一个个韵味十足的绚丽斑斓世界。

微风敲打着窗,拂过我的面颊,一阵阵轻柔。读着韩和平《和而不同》画集中的荷花,不由让人想起宋代婉约诗人秦观在《纳凉》诗中写到夏日荷香里的凉爽:“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诗人于夏夜在溶溶月色下携杖游走,寻寻觅觅,遍找清凉胜地,在画桥南畔、绿柳婆娑处纳凉。月光下,听笛声参差;晚风里,闻池莲飘香。其趣陶陶,其乐融融,不言而喻。瞬间,给人很多联想:盛夏,就要寻找清凉之地。浓荫蔽日的绿树下,清风徐来的荷池边,绿荫里有清凉,清风里有荷香,无疑是最好的“避暑胜地”。

韩和平《和而不同》画集中的国画作品,蕴含了他对生命的全部理解和深深的挚爱。所以,他的艺术追求就格外有价值。石涛认为,好的画家应该“处处通情,处处醒透,深入其理,曲尽其态”。我想,用这句话评价韩和平真乃恰如其分。

 

夏夜里的歌声

我喜欢初夏,喜欢初夏洁白的云、温柔的风、碧蓝的天、缠绵的夜。一个初夏黄昏,我散步来到了湛河,静静的站立在河畔,静静的欣赏着夏色。

我为满目初夏季节中的繁花赞美,天里的花在风里绽放,在风中飘落,它是飘在风里的一首诗,让人联想,触动着每一根心弦, 让人赞叹。初夏时的天气是平淡的,她还总是温情地展露自己宽厚的面容,还没有露出盛夏时的热烈

这时的湛河已月色迷朦,沿堤望去,一片片月季花摇拽着阵阵馨香,两行杨柳飘拂着轻盈婀娜的身姿,想必夏日将是柳永笔下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景象。夜晚堤行人很多,有慕名而至的游客,在处处美景中流连驻足,或是用照相机记录到此一游。也有散步锻炼的人们,三三两两,迈着轻盈随意的步伐,抛却白天各自事业追逐的匆忙,与家长里短的繁琐,权且当此地是世外桃源,让浮躁焦虑的心境安静下来。还有的人流迈着急匆匆的步履,南辕北辙的奔走着,无暇停下脚步欣赏近在眼前的湛河美景。

我独坐河畔的静处,遥望沉静似水的苍穹,听鸟儿飞落下密密的低语,细细寻觅天幕里那一颗最明最亮的星星,倾听远处音响里缓缓流淌出来的如水音乐;看夜色一点点的弥漫开来,慢慢地将景色笼罩在暮霭之中,让心感受一份平静的呼唤。不由让我想起了唐代高骈的《山亭夏日》诗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生活在尘世中,尽管有许多欢乐,也少不了烦忧苦恼。此时,找一隅静坐下,即使身处闹市,心也能与外界隔开,心灵便获得了顷刻的宁静。

静静的河床,静静的夜空,人越来越少,只有风儿依然在悄悄地走动。

突然间,一位女高音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声,悠然从河床中响起,如丝如瀑,回旋在湛河的上空。歌声时而温婉落地,时而变得高亢激扬。音润流畅,似天籁之音,沁入金色的河道,

这时,整个湛河的夜灯开启,灯光穿透幽幽的河堤,洒在湛河的每一个角落。在河堤的半中间,有一个素朴淡定、安静温婉的女孩,沉浸于自己的音乐世界里,唱的非常投入,浑身散发出浓郁刚烈的激情,歌声引来了无数人驻足倾听。

音乐是抽象的情感表达,无论是创作者、歌唱者、欣赏者,理解音乐或享受音乐,都需要注意超然的悟性和心的呼应。此时此地,我只能想象,这一场夏色绿水中独特的女声音乐会,台下的淙淙流水,啾啾鱼虫,飒飒河风、啁啁鸟鸣,还有树叶的哗响与夏花轻微的震颤……组成了天然和谐的配器,在一个大同世界里,时而是浑然的交响,时而低婉的浅唱,可谓是荡气回肠,韵味绕梁,那是大自然为女子配置的最独特的“合音乐团”。

这么专业的歌声,在大自然里放歌,肯定是与音乐为伴的女孩,必是爱生活也爱自然的。

她停歌时,上前交谈,方知这位婷婷玉立的姑娘叫刘珊珊,现在一家企业上班。姑娘受过多年的学院派教育,经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汲取了华夏沃土赐予她的养料精华,她像一朵恰逢佳期的花苞,將天地赋予她的音乐能量,粲然迸发、绽放。刘珊珊除了积极活跃在舞台上之外,也经常走进大自然唱歌,把歌声撒在大自然,把快乐撒在生活中,让温润在心间开出明媚的花朵。

静静的夏夜,姑娘的歌声细如竹丝,又似甘露醇酒,一缕缕一团团缠绕心间。清新透亮的嗓音牵引着人们的思绪,缓随月光的脚步,慢走在婉约的钢琴键盘上,那亲切又深邃的奇妙感受,将所有情绪释怀,让心境回归自然。在她的歌声中,微风暂歇,飞鸟噤声,游鱼沉伏,夏花凝眸——自然万物与我一起屏息静气,倾听这一场没有舞台和乐队的独唱音乐会。此时此刻,夏色林意开人襟怀,鸟语风声伴人清听。歌声伴着不言不语的夏色,给人留下了夏日的情义,给人留下悠长的味道!

姑娘望月抒怀,唱得很投入,把对大自然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谊,随着湛河的流水,飘向长长的地方。夜色很美,歌声很美,在夏色中享受这份宁静时,生命都在享受不同的乐境。我的心也不由得游荡在许多美好的回忆中,不由得进一步产生了对大自然感恩的心情。回忆生活中的那一抺抹馨香和情景,瞬间让人回味无穷……

是的,在清简如素的人生中,人要学会采撷一份静暖,学会品味茶时的一份安静,常怀一份感恩的心,把温暖种进生活里,把简单写进生命的诗行中,将善良安放在灵魂的渡口,人的心才美丽丰润。

让心灵自由,让人生从容!

月夜窗语

多少年来,读书一直是我的主要兴趣,似乎养成了一种习惯,在多少漫漫的长夜或静静的黎明,一个人安静地坐在写字台前,铺开书籍,随心所欲地翻到哪页走进哪页读哪页,身心浸润着美,那份美中,流动着人生静水流深的底蕴和素朴温暖的情怀,随着书中情节的展开,尽情地从中得到一种享受,一种喜悦和慰藉,如痴如醉之感无穷无尽矣!

周末,闲暇无事,读了一天的书籍,心里充斥了太多岁月游走在黑夜白昼时候的各种味道,书籍里的各种故事情节与现实交错,勾引了我的众多思绪,不能入睡,我又来到书架旁,拿起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给何军委出的中国当代名家系列丛书《何军委》画集,打开画集,眼前为之一亮。何军委的画集中的笔下人物,无论是古典或现代,无论是驻行坐立、向背顾盼种种形态,清雅流利,人物形象洋溢一种内孕的力感。人物形象明秀不失浑朴、不失灵动,清朗神气。即便是人物纤毫可见的长发和衣饰褶纹,也线色清润,不见重滞。看到画集中人物,不由让我想起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这些诗句在描写中渗透着超越自然而对自我情思的表达。诗句如此,绘画亦是如此。画家感知自然万物的生命,懂得“草木有情,人亦有知”。 何军委善于捕捉世间各种人物的细节。无论是静是动,他都能够通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将其撷取并绘入自己的绘画作品之中。观看何军委作品的同时,我时尔感叹,这个能够感知人间细微生命的画家,有着怎样一颗敏感的心啊!他的那些透过各种人物所展现出的情思打动着观者,让读者如坠画中之境,看到到人影,嗅到花香。

窗外,很白的月光,慢慢浮上窗棂,此时此刻,我思想的羽翅翩翩起伏着,从画册里看得出,何军委不但是有思想的画家,而且是有境界的画家。有境界,是说画中人与人、人与环境,都构成一种可以体验到的、有生命活力的境界。人物和生活环境——无论清晨、正午,还是灯下,是在山间、湖上、岸边、树下、老宅,是观景、赏荷、下棋、游湖、散步,还是读书、拜佛、饮茶、闲话,都构置在和谐的时空境界里。这种境界源于画家的生命自省,是他所留恋、所想象的“诗意的栖居”。

窗前独坐,泡一杯香茗,静对明月,一任月光洗濯我卑微沉重的躯体。心如牛乳般温润纯净,心淡然安然。淡淡的月光,让人想起画集中月光下的古典仕女,从江南烟雨巷里缓缓走来的女子,独抱明月出凡尘。着一袭素色旗袍,衣袂翩翩,长发飘然,执一柄精致纸伞,秋波流转,信手低眉,犹如诗中的画,亦如画中的诗。踏着古典的韵律,携着诗经的沉香,沿着唐诗宋词的古道,一路迤逦而来。茕茕孑立,却独秀一方,

细品《何军委》的画集,让人时时有几多感动,美术的魅力在于穿越千年的岁月,散发着经久弥新的艺术灵光,丰富和延续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画集里一幅一幅作品散发着幽幽的香:那幽香飘逸在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爱国诗人屈原身驱上,拂荡在光明磊落铁面无私的堂堂清官包拯两袖间,也流淌在豪情壮烈一心复国的南宋名将岳飞的《满江红》里,弥漫在著名哲学家、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的《爱莲说》中。那香气经了洗礼、净化,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性之美氤氲其中……伫立书房良久,思绪久难回归。

     画者,本于天地之灵气,结于人心之妙想。万象在手,方能神思融趣。何军委是个颇具灵气的画家,已经具备了较为纯熟的笔墨,有了较高面貌的艺术取向和对于传统中国画的体悟和思考。他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在自然万物间寻找可以入画的元素。正因如此,他在创作中才能常有“妙想”。 何军委将技法的“古”与意境的“新”有机地融合起来,使自己的作品激荡出一种亦古亦新的独特审美意韵,使观者在散发着浓浓古韵的笔墨中体会到画家颇具现代感的艺术思考。

读画集,本就读一份感觉罢了。读罢又有几多联想,不知今人与古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艺术范畴内驰骋,为何有时倒让人感觉他们彼此似乎相识相近、意趣相投? 这或许是现代画家与古代文人,有时有着相同的心气悟性、相通的艺术造诣,而跨越了洪荒岁月的鸿沟走到一起,拥有精神上的契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