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滚动新闻
3月1日下午,建井一处在四楼西会议室召开2024年纪检监察暨以案促改工作推进会,处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党委副书记郭文东主持会议。
公告栏
    公告内容如下:平顶山同山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技能培训及劳务派遣服务,并持有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证书。公司与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建井一处...
联系我们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曙光街30号
电话:0375-2727642
邮箱:pmjjyc@163.com
网址:http://www.pmjjyc.com/
开拓杂志--午夜拾墨(外四篇)
午夜拾墨(外四篇)

午夜拾墨(外四篇)

◎赵 黎

静静的夜空,宁寂静好,独坐书桌前,细品一杯清茗,凝眸着高远的秋夜,风轻闲,星淡定,万物悄然无语。天地间的静谧,仿佛梦幻般的悠远。一种茶洗尘埃、物我相忘的感觉在心头潺潺流淌。

打开天津人民出版社给刘徳功的出版《铁荷画派》画集,心里几多惊叹!随着画卷徐徐展开,我感觉一扇通往原野、通往艺术的大门在自己面前缓缓开启。面对刘徳功的《铁荷魂》画卷,目光随着画家的笔触,我们看到画集中一张张画面内无数个荷叶、荷花、荷杆,和着秋风的助阵,错落有致,重重叠叠,紧密相连,野气勃发,张扬丛生,如同军彊点兵布阵,排山倒海,气势磅礴,或笔直,或弯曲,或斜倚,纵横交叉,昂然立于天地间,迎风而立,遇雪不弯,充分展示了生命的伟岸; 刘德功给他的铁荷表现出了那种喷薄、顽强和坚强的生命力,并将这种铁荷生命无限地夸张和放大,艺术化地呈现出来,给人们带来心理和视觉的阳光,带来生命的向上和暗示。

刘德功开创的铁荷艺术,在当今画坛,独树一帜。这期间,他又用整整十年的时间,日夜创作,笔耕不辍,创作出了总长一百米,高2,5米的长卷《铁荷魂》。细读刘德功的《铁荷魂》百米画卷,画家不是画真实的荷,而是画荷的感觉与记忆。整个画面透出大气,雄风的一种感觉,透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同时还能看出画家在他的笔墨中找回他的原始性,原始性于他的意义还不在于怎样使画面更有个性,而在于荷本身所具有的原始性,那种人迹未至的自然的荒野与人的原始本能与野性的统一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从刘德功百米长卷画中延伸到画外,都充满着历史、文化、艺术的深度。

大画难求,小画易得。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乏赏心悦目、小桥流水的小画,而缺乏波澜壮阔,石破天惊的巨作,需要震撼心灵的黄钟大吕的巨作,需要在尺幅和境界上堪称为鸿篇巨制的大画。但大画除了技巧层面的功夫之外,更需要“想法”,需要画家的学养、阅历、眼光、襟怀、气度、灵感、激情、生活积淀,以及把握大势、统揽全局的能力,即古人所谓“识到笔者辣,学充者气酣,才裕者神耸,三长备而后画道成矣”。观此《铁荷魂》长卷,不禁赞叹画家刘德功的功力与艺术造诣。刘德功的百米画卷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笔墨老到,堪称精品。完成这样的作品,除高超的技艺外,对气度、学养,乃至精力、体力、眼力要求也很高。 

月光如洗,如丝的云从圆月身边飘过,像是大海中的一叶帆,夜空深邃而悠远,给人以诸多遐想。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中国历代流传的社会风俗长卷,有《流民图》《南巡图》《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等佳作,这些作品的时代、内容、技法、风格虽各有不同,但皆运用了中国绘画独有的长卷艺术手法,再现历史风云之画面,均作为精工巨制之作流传至今,令人赞誉,但这些长卷中只有社会风俗画面。而刘德功用10年时间创作百米长卷《铁荷魂》,是花鸟画方面绘画长卷的第一人。画家倾注了其艺术生涯的全部热情、精力、学养和艺术功力,把一种秋荷苍凉后重构的新的生命状态历史收于笔端,也可以说对画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表现秋荷题材的创作,既需要秋荷的真实,但又不能拘泥于秋荷真实,要把生活真实升华至艺术真实,要更集中、更典型,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百米长卷《铁荷魂》场景、荷、鸟儿纷繁复杂,而刘德功在创作中能够大开大合、驾驭自如,实在难得。这一表现秋荷题材的长卷分盛夏、秋韵、冷风、暖冬四卷,画家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将秋荷赋予雄风大气的诗意美,赋予一种生命喷薄向上的精神意志,实属珍贵,随着画面家的心愿和祝福,必将流传于世。其价值将由历史去沉淀,由时间来检验,让我们拭目以待。

 细品一杯清茗,闭目冥思,仿佛置身于葱茏的荷花塘,一种茶洗尘埃、物我相忘的感觉在心头潺潺流淌。记忆中的刘德功,数年来以淡定的人生境界,儒雅的人格魅力,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但他像大海一样,接纳着百川的涓流,用人格的光芒,贯穿于创作不同时期的基本美学指向,用一份艺术的大爱照亮着自己脚下的艺术之路。始终如一的追寻与坚守大格局、大气象、大境界的境界。这种追寻与坚守的内在动力,源于画家的人生理想与爱国情怀。他笔下的铁荷,铁骨铮铮,开辟着铁荷的江域,用铁荷给人们传递阳光向上的联想……

沉浸于刘德功的《铁荷魂》画面中,让清静的心灵洗尽人世铅华。在淡淡的茶香中,品清清浅浅的人生劳心事,笑看淡淡秋月淡淡风,如同刘德功笔下的铁荷,既铁骨铮铮,又淡定从容,达到物我两忘的静心“境”界。


晨韵新读

初冬的清晨,窗外,冬意悄悄已将枝头点染,浅黄色的叶子盛满阳光,阳光一点点从边缘溢出,撒在地上,撒了一地的金黄。在柔柔的阳光里,冬颜轻展,轻唱起小寒深处的金黄碧连天。此时此景,心瞬间变得纯粹起来。

泡一壶新茶,茶香弥漫了书房,飘满了整个房间,而思绪也溢出了脑海,顺手打开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刚刚给画家杨静伟出的中华墨迹《牡丹天香》画册,不仅仅心静了下来,随着书页的翻动,那些纯真的情感也散发开来,安静享受画册中牡丹天香赐予的风景,心灵静静地美妙。忽然间你会感到平日里那些尘世间的干扰或念头是多么的俗气,会感到生命宁静时的美好。 

香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给人予味觉、视觉及精神上的享受。看窗外的冬阳悄然升起,阳光开始灿烂,热情直接,一阵凉风吹散了城市的湿气。随着茶香,岁月在指间留下的记忆里忽闪现出花中之后魁――牡丹。牡丹为花中极品,本身有着丰富意义的文化生命体。关于“牡丹”的诗句佳作甚多,如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冯琢庵的《牡丹》:“数朵红云静不飞,含香含态醉春晖,东皇雨露知多少,昨夜风景已赐绯。”更有皮日休写牡丹的诗:“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春。”

在杨静伟的中华墨迹《牡丹天香》画册作品中,发现画家杨静伟以自然、闲淡的画意为旨归,以牡丹形象为主体,达到生命自然律动的效果。在色、墨的运用上,杨静伟注意到与画面整体意境的契合,画中大小不一、姿态各异、穿插有序、揖让有法的花头施以干净、透亮的颜色,虽是点染之笔,淡雅的感觉却油然而生。花的叶子是以组的形式出现的,上、中、下几组叶子通过强弱、虚实、轻重、取向的变化,使画面产生了节奏感、旋律感、生命感。作品中淡墨、浓墨的运用很谨慎,同样是为与画意相合之故。有的画面下方一块淡石使画面产生稳重之感,又与前面的花根形成前后的空间层次,丰富了画面的色彩。

中国的书画艺术,总是要强调“意”。 杨静伟主攻牡丹题材,水墨写意为主’追求禅宗的思想和意趣。显然,他继承了元人文人画传统,讲究用笔用墨的情趣,既有道劲古力,又见墨韵风神;既注重诗、书、画融为一体的书卷气,又强调象外之趣、画外之情。风格趋向于小写意画风,落墨为格、下笔成形,动之于兴、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形具而神生,既有结构的苦心经营,又有水墨小写意的笔墨韵致,既注重线条的形式美感,又不失神韵入形,呈现出浑朴温润的格调。重要的是,他是借传统的笔墨样式抒情寄怀,以牡丹为媒介来寄托对人生的追求,从自然中悟道理。传达出的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秩序,而其艺术的状态又显示了中国画人是文化定性。

杨静伟的牡丹题材画是一种心绪的流露,是从敏感的内心中自然流淌出的那份感知、感悟和感觉。他从小喜欢牡丹的优雅、端庄、灿烂,所以,他的国画作品创作中多为牡丹。在他的牡丹画艺术世界里,他笔下的牡丹多是端雅含蓄、美轮美奂、流光溢彩。艳而不俗、工而不繁、细而不柔,笔触细腻,功底深厚,形象飘逸逼真,求神似而更求其形,资致端庄绰约,于沉静中见灵秀。让人看后在心底漾起一丝春意,留住美妙的心情,留住时间的过往,留下一抹灿烂和绰约的气息。同时,从杨静伟的国画作品能够体现出他的个人修养、艺术气质和价值取向,杨静伟的“艺术范儿”在其笔墨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是源于他心路历程的律动,是属于文人精神中的踌躇满志。他的每一幅国画艺术作品都是可以令人安静下来细心品味的精神佳肴。

书案上绿茶,几番沉浮后,静静的于杯底沉淀生命的柔软与淡定。宁静的茶水使我联想到画家杨静伟。几十年来,杨静伟不群、不随、不争,只是默默地利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笔墨的认知,对色彩的认知,对自然之物与人生百态的认知,他关注内心的情感体验,更注重个人经验的积累。他属于那种既可以掌控笔精墨妙的技巧,又有着独特艺术感觉和创作思想的画家,以特有的情感,通过情景、气氛、色调、线条等因素创造出作品唯美的气韵,使画面散发出清雅、含蓄的气息。“画者,心印也。”片纸断墨视之为物,不过尔尔;而画之能传承文化与后人,于画中印画者之心,则功莫大焉。 

在茶香中,在画册里,于心灵一隅求得喧嚣中的宁静,让自己如水一样清澈透明,淡定从容。在喧嚣的尘世中求得了心灵的恬淡和豁达,拥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宁静之大美。

                                                                                                      

余味绵邈的大秧歌                                         

                                                                     

                                                                                                

元宵节前,我推开向野的窗子,鲜艳的风拂面而来,我想领略一下这醉人的春风。                                                                                           

突然,一阵清亮的唢呐声响起,我不由循着乐声走向矿工路,望着数千名浓妆艳抹的人群竟有些目瞪口呆。但见人头攒动之处,彩扇如蝶,红绸若霞,鲜艳的服装和灿烂的头饰,在阳光下溅出了撩人眼目的色彩。                                                

每个队伍围绕一个相对的主题展开······那或古朴苍莽、或沉郁雄浑、或遒劲狂放、或轻柔舒缓的舞姿,刚柔相济,相得益彰。                                                 

浪漫的秧歌调撩得人站不稳立不直,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高的低的胖的瘦的,老妪抹了红嘴唇,老叟坠了红辣椒,小伙子腰缠红绸带,大姑娘穿着古戏装,开心地笑、抒情地浪、发狂地扭,扭出一个天翻地覆,扭成一片欢乐的海洋。细碎处如泉水叮咚,顿挫处如浪花腾跃,摆旱船使你感觉到轻柔俏美,赶毛驴使你感觉到妩媚大方,舞狮子会使你热血沸腾,踩高跷又使你妙趣横生······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和韵味,让你进入一种情丝、舞丝交织萦绕的幻境,与徐徐吹来的风一同起舞,恰似一幅幅美丽、迷人而非雕饰的天然画卷。                                                                           

平顶山沸腾了。                                                                                         

红红火火的民间艺术潮,直闹得平顶山万人空巷。那欢腾的锣鼓敲出鹰城的雄风,那腾飞的巨龙舞起鹰城的狂涛,那跃动的高跷变幻出擎天的钻塔,那醉人的绸扇扇出生活的甜美,那动情的唢呐吹出鹰城新时代的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它似乎是平顶山民间艺术表演的大荟萃,它又仿佛力图在升华出某些更多的东西。                                        

蓦地,笔者的心砰然而动,眼前的情景寓言一般向我传递一束智慧的灵光。舞蹈不仅属于舞台,而且属于老百姓;舞蹈既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生活;舞蹈不单是肢体的韵律,更重要的是生命的韵律。人舞蹈着而生,又舞蹈着而死,绝非狭隘的手舞足蹈。舞蹈是博大的,舞蹈与生活同在、与生命同在、与人类一同永恒。                                                                                          

我似乎领悟了舞蹈的巨大兼容性。大秧歌虽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舞蹈,但使舞者赏心,观者悦目,它本身就是一个载体,承载了千古文化和现世人生。                                                       

我踩着大秧歌的节拍趟进一条文化之河,在历史的流程里捡拾艺术的粼光。《雁南飞》的音乐渐起,“花蓝”、“花巾”、“花棍”,风味独特;“手鼓”、“腰鼓”、“威风锣鼓”韵味十足;“龙舞”、“狮舞”、“竹马”、“旱船”,各蕴风采。沉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在这里展现,“二龙戏珠”、“黛玉葬花”、“木兰从军”、“七仙女下凡”、“八仙过海” ……一段段故事、一个个血肉丰满、性格迥异的剧中人与我相遇,引起人们许多美好的回忆。展示了沟通五洲、歌舞升平,喜庆吉祥,民众神乐等等广博的内容。                                                                             

在这个宏大的结构中,织进了矿工、家属、干部、学生、老人、孩子、汉族、少数民族方方面面的秧歌表现。而这些扭大秧歌的人,他们在舞蹈中交流心曲,吟咏舞蹈的诗篇,他们在秧歌里寻找自我,塑造自我,在舞蹈中表现着生命的情调,编织美丽的人生之梦,在舞蹈中超越孤独,感受着集体的热力,生活的美好。他们世世代代苦恋秧歌艺术。                                                                  

无论是解放前或是解放后,无论是世俗的偏见和愚昧,这些秧歌人,照样踩着秧歌曲牌,从生扭到死,从古扭到今,扭不尽酸甜苦辣,扭不尽人世悲欢,扭不尽欢乐人生。用秧歌迷的话:叫做潇洒走一回。                                                                              

八十岁的退休矿工李老太爷则是一个文化符号,至今他那寒风拂动的银须及扭动的身影仍清晰地呈现我眼前。他当时曾告诉笔者:老家在黑龙江。六代人苦恋秧歌,在黑龙江的黑土地上扭,在中原黄土地上扭,他一年不扭就心急,儿子、孙子也是扭秧歌的好手,他们家看来注定代代相传。                                                

还有一位王老太太最让笔者动心,她一辈子别无他求,苦恋秧歌。临终前,她让儿女把她舞了一辈子的已经退了色的红绸子拴在她的腰上,看着儿女将她的红绸子拴好,她才安详地闭上了眼……                                                                                     

这就是大秧歌,让人怨也让人恋,让人厌也让人迷,让人愁也让人乐,让人悲也让人喜,就那个“滴滴答”的曲调,就那个拧搭搭的步态,却绳索一般拧结了百态人生,千年岁月,万种风情。                                                                                 

余味绵邈的大秧歌!                                                                                        

法度严整 内涵深远

                       ——刘学君的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是书家精神的外在呈现,美好的心灵造就美的艺术。读懂作品,需要读懂书家。在所有文艺领域里,对作品艺术的欣赏离不开对作者的研究,对作品艺术的评价离不开对作者人生的评价;特别对中国书法艺术而言,“书如其人”、“心手合一”,它的审美路径是从书法家的生命世界切入的。

    刘学君出身书香世家,受父亲影响很大。从小就喜欢诗、词、书、画。刘老先生写一手漂亮的书法,每逢过年,街坊四邻都到家里排队求春联。老先生对刘学君要求严格,业余时间基本都在练字、背诗。在老先生严苛的传统家庭教育下,刘学君从小就走上书法之路。

    我与刘学君相识于一个偶然。今年春天里一个星期六,我去平顶山古玩城放闲,在古玩城刘学君的书画工作室里,我看到了刘学君的书法作品。顿觉眼前一亮。读他的书法出奇的文雅、安静,一笔一画均含书卷气,极少有烟火味。  艺术一旦到了沉静的境界,才有动人心魄的大美。不喧嚣,不热闹,不绚丽,一清如水,平淡天真。人间最动人的艺术,都是因为一个字“静”,安静是一种奇异的力量。这在当下浮躁的书坛显得尤为可贵。特别是他对古圣先贤点画波挑的熟练、对法度和规矩的了然清晰,使他在下笔之际游刃自如,在书写过程中能化为己出。满纸云烟,随意舒卷;顿挫使转,丰润流丽。  

    刘学君1981年应届考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1985年毕业工作后至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管工作多忙,一致没有间断习练书画艺术,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初学书法从唐楷欧体入手,大量临习,反复琢磨。主要临帖有: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华度寺碑》、《皇甫君碑》、《虞恭公碑》;隶书《张迁碑》、《乙瑛碑》和金农隶书《华山庙碑》等。2004年参加著名楷书大家田英章老师的楷书高研班,走近名家,吸取田楷(田英章楷书)之精华,大量临习,反复琢磨。长期坚持读贴与临帖。在用笔、章法等多方面从中汲取大量的营养,逐渐奠基法度庄严的书法底色。

    自幼好读书的刘学君,学悟相间。他深知,读书为通理,即融贯所学,直解古人书外之意,而后可得学书之正。书之正,无非两家面目,一为古人,一为自家。师古立新,都要真到,确实不易。我认为评价书法作品的重要标准是书卷气,即要看作品本身的线条质量及行气布局能表现出多少传统的意味,字里行间能否引发读者对古人所孜孜追求的那种文人情怀的缅想。要理解“功夫在书外”的书卷气也不难,试看古代哪一个大书法家不是学富五车、游历四方的文人学士或者高僧大隐?谁见过没有学问、句读不通的书法家?没有学理、没有思辨、没有妙语的书法终在书法门外,难入堂奥。但是一旦心中明确了经典标准、具备了古典情怀,再看其书作,高下立判。世之所贵,必贵其难。刘学君深知其中玄妙。于是他潜心修行、自携文心、溯流而上,所以他的书法让人看了顿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之感。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勇于通变,适应当代生活的审美转型,注入自我的艺术语言,巧中寓拙,含蓄多变,古朴不失率意,变情趣的有机统一。  

    刘学君书法作品带给我们的鲜明感受就是风格多样,他的行、隶、篆异彩纷呈,特别是他的楷书,可谓精工细作、苦心经营。楷书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形态,有其丰富性的内涵,其范围宽泛,以钟繇、二王为代表的晋代小楷,北魏造像刻石为代表的民间楷书,以颜、柳、欧、虞、褚、薛为代表的官方唐楷,以唐人写经为代表的佛经小楷,以苏轼、黄庭坚、赵孟頫、董其昌为代表的文人楷书,以明清台阁体为代表的科举楷书,以赵之谦为代表的金石楷书,以沙孟海为代表的巨榜楷书等等,可谓面目众多,风格各异。刘学君楷书之工体现出一种形式典型的审美规律。泱泱数卷,工楷万字,没有丝毫杂质,没有半点草率。工源于满整端直、安静敦厚的方正,方正是书法艺术体势和用笔风格的体现。他的楷书,无论是单个字,还是一幅字,上下左右都安排的天衣无缝,不偏不倚,大小适中,平等矗立,从不顾此失彼。作品里的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均衡感,一笔或多笔有意识地倾斜,使偏离效果获得出奇的均衡。字字看来都对比分明,意趣盎然。

    从刘学君先生书写的小楷千字文中看出,书家确立了“思接古贤,尊重经典”的艺术思维,从书家的用笔、章法、气韵即可体悟出他的艺术主张。刘学君亦致力于书法本体的追求、对书法神意的积极领悟。楷书取法唐楷,有欧体的骨气劲峭、法度严整的特点,取法高古,端雅饶古意,秀美而不媚,宽舒方正又落落大方,最大限度地汲取传统经典之髓,注重创作能力纯熟应用与提升,以及创作过程中笔底才情与激情的自由展露,将现代人的欣赏趣味融入其中,作品中体现出一种儒雅和平、内涵深远的感觉。书法有了自己的语言,使观者能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在精神上也得到一种清新雅静的享受。

  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CETV.水墨丹青书画院院士”、“河南书法家协会会员”  的刘学君,作品多次入展全国、省內展览并获奖,在书法界已小有名气。但要走的路还很远很长。古人云:“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只要他继续沉下去,多读书、勤思考、苦磨砺,假以时曰,他在书法上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笔意随性  意境宏阔

——读罗清元的国画艺术

                           

中国画的绘画艺术博大精深,流派众多,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卓著的成就成为国画艺术的重要分支。古往今来,众多艺术家都在这一领域开拓了自己的一片疆土,拥有着自己最擅长的表现对象和艺术语言,如唐代边鸾的孔雀、元代王冕的梅、明代徐渭的墨荷、清代朱耷的鱼、近代吴昌硕的花卉等。勇于创新,独树一帜,方成大家之道。在这一点上,罗清元是幸运的。他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绘画篆刻。从2001年起,他开始学习中国画,拜画家李光宇为师,主攻山水画。同时,他还取法乎上,追溯国画之渊源,认真研习任伯年、齐白石等大师的作品,终融会贯通于一体,形成了独具一家之风格却又不乏厚重之功底的自家特色。

一次偶尔的机会,罗清元看到了画家杜应强老师的榕树作品,一下子迷上了榕树。榕树被视为长寿、吉祥、纯洁爱情的象征,还有荣华富贵之寓意。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根同源、同甘共苦、根深叶茂、同一个梦想。从此,罗清元进入了画榕树画的精彩世界。日日勤于钻研,创新了国画榕树皴法,自成一派,别具一格。在构图和色彩上,他都得到了杜应强老师的真传,将榕树画演绎得出神入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传统中走出去,从生活中走出来,这是蕴含于各种艺术门类亘古不变的真知灼见。传统与现实是艺术的双翼,任何一个画家想要有所成就,必须融二者与于一体;平衡双翼,才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贵在一个“真”字,方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为了把榕树的神韵画出来,罗清元南下写生,早、中、晚细细观察榕树的形态特征,晴天、雨天观察榕树的变化。罗清元以一颗无比纯净、善良的心,在造化中寻找灵感和闪光点,然后以独特的视角付诸笔墨。罗清元的榕树画作虽看起来色彩富丽,却又分明朴实亲切,藤蔓间或枝干下鸟雀更是活灵活现,仿佛喧闹于耳边,整体看来不乏师法于造化的灵性与真诚,又充满传统写意画的闲情与意趣。颠覆此前图式的单一性,进一步探索榕树图像的内在结构,将榕树的自然形态向绘画表现形式进行全方位转换,真正找到榕树绘画的现代表现空间。

“以书入画”便是其重要的标准之一。书法早在唐代便成为具有绘画特征的真正的抽象艺术,“以书入画”被认为是绘画用笔的基本功。书体中的提按、顿挫、疾徐、裹散,讲求骨法、粗细、浓淡、干湿、刚柔、滑涩、中锋为主的审美特征,成为中国水墨画用笔的基本规范要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一篇曰:“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因为采用了不同方式接受书法用笔。因而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从而使水墨构成所产生的自然形态具有了极其特殊的感情和精神因素。这充分道出了书法和绘画的关系,罗清元书法很好,他绘画的同时,一直苦练书法艺术,多种书题拈手而来,由于他书法用笔的融入,使他的追求书法韵律的格式美“笔迹”在榕树画中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为他的榕树绘画注入了新的生机。观其作品没有造作的笔触,没有浮夸的线条,随性的笔意使之线与色融为一体,在统一的气氛中透着变化、显示灵动,展现出自然的美。

中国画家,在创作构图上有自己独到的观念和追求。他们不像西方画家那样,重视视觉的真实,通过透视法则再现客观存在的时空景象;而是将事物依照审美心理的需要予以重新组合和建构,构出一个超三维的心理空间。这个空间充分地体现出力的交汇和均衡,这就是中国画家所追求的虚实相映、有无相生、动静两参、情理双谐的审美理想。这一点在罗清元的创作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的榕树画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抓住传统中国画的精髓却又独具现代性,超越了传统写实主义的大写意精神。气势博大、意境宏阔。这是借助有限的形象昭示着一个无限的时空,所以耐人品位、发人遐想。

罗清元在榕树的画法上采用写意和工笔两种画法,创造性地使用扇笔焦墨皴皮法,又采用水墨浸润法画榕树叶,减少了密度,增加了层次,并点缀以浓淡不一、错落有致的苔点,更以寥寥数笔写出小雀的形神。整幅榕树画作的创作过程,从笔墨的运行到形象的刻画,乃至遍贯全画的节奏和韵律,似乎都是信手拈来,不见丝毫的雕琢筹措;作品却头头是道、处处生发,行于当行、止于当止,枯中见润、刚中寓柔,纵放而不粗野、简阔而不单薄,给人以潇洒酣畅、清新刚健的审美感受。

有生命的艺术,是聪慧的思维和高尚的激情所赐予的回报。笔者对罗清元寄予更大的期望,祝愿他在创作中描绘累累硕果的同时收获更多的喜悦和成就, 将国画艺术推向更高更远的世界艺术殿堂。